野人參生長環境

【發布時間】:2020-08-01 16:18:30

【原創作者】:神農須

 野人參生長環境,野人參生長對環境的要求非常嚴格,自然條件植被條件,林地條件,空氣,土壤,溫度,光照,這些都必須要具備野人參的生長要求,不然的話也人參是很難存活的。以下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野人參的生長環境,希望大家能夠仔細閱讀。

 野人參生長環境

 土壤:

 野人參對土壤的要求很嚴格,必須是原始的自然土壤層,表面是腐殖土,厚度在10厘米以上,在上面還要有4厘米的落葉覆蓋,中間是黃土有團粒結構,土質疏松,在最底層是棕色森林土。最下層是不含有害物質的化工礦石,土壤沒有被耕作或者是受到過污染,微酸性土壤,并且PH值在5.5~6.5之間。

 光照:

 有很多野生人參主要生長在海拔300~800的山腳下,其實最適合野人參生長的是海拔400米的森林之處,坡度在25~40度之間,西南方向的陽光直射時間比較長,容易讓人參換上日灼病。

 溫度:

 野生人參喜歡陰涼濕潤的氣候,春天的氣溫需要在15度,土壤的溫度在10度左右,只有這樣人參才能發芽。適合人參生長的氣溫在20~25度之間,土壤的溫度在18~20度之間,如果說土壤的溫度在3~5度,這個時候人參的種子是不會發芽的,反而會被凍死。

 水分:

 野山參在深圳的過程當中對于水分的要求也極其嚴格,森林當中的適宜濕度在40~%80%之間,土壤濕度在40~%50%之間。危害野生人參的細菌有很多,野生人參不容易存活,土壤濕度如果在25%以下就容易干旱。

 野生人參的生長規律

 在本草綱目當中記載,野生人參的外形就像人一樣,所以才會稱之為人參,在這本古書當中還記載了野生人參的生長過程,是漫長而又穩定的生長歷程。

 生長年限和植株形態變化:

 野生人參在生產的過程當中受到土壤光照,或者是其他一些植物根系掠奪養分的影響,植株形態變化就會變得非常緩慢。通常生長1~5年的野生人參有三花,生產5~10年的野生人參,大多數是三花,個別是二甲子,生長15年的野生人參大多數都是巴掌。

 根系分布:

 野生人參在發展階段,根系會縱向生長,支根和須根主要向水平方向生長。根系生長在5~18厘米的腐殖土層當中,這與表層土壤的肥沃和疏松濕度會有很大的關系。隨著野生人參的不斷生長,根系在土壤當中的直徑長度會達到30~50厘米。

 野生人參的生長地域

 在世界上野生人參主要分布在三個國家,分別是中國,俄羅斯,朝鮮。

 中國:野生人參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長白山以及長白山延伸地帶,就比如說長白,回南,安圖。

 黑龍江省野生人參主要分布在小興安嶺東南部。

 遼寧省野生人參主要分布在遼寧省東南部和吉林省新兵等等地區。

 俄羅斯:野生人參主要產于俄羅斯的遠東地區,南部濱海地區是俄羅斯野生人參的主產區。

 北朝鮮:

 雖然說在北朝鮮的野生人參產量不是很多,而且與國內長白山人參的質量相比的話,會有一些遜色。

  • views
    A+
  • 采摘人參的過程
  • 警告:本頁面涉及的人參內容旨在探討人參知識。人參不能代替藥物